第(3/3)页 宰相。 这可是传承了很悠久的职位。 如今看父皇跟大哥的意思。 怎么还嫌弃宰相权力大? “要不干脆不要算了。” “不要?” 秦标脸色变了变。 “父皇与孤,皆无足够的精力,处理如此繁多的事务。” “如今刚刚开印,父皇八天之内,平均每天要批阅奏章两百,处理国事四百件。” “所有的精力,都投入这上面了。” 秦风不以为然。 “可以选些名望够的臣子,组建个内阁,票拟决策奏疏。” 太子瞬间皱眉。 “内阁?” 秦风点头。 “宰相拥有开府建衙之权,在宰相府内仍可接待群臣。” “这应该也是大哥最为担忧的地方。” “可若如父皇这般,将宰相批阅奏疏,变成一群臣子群力群策,票拟决定奏疏该如何执行。” 秦标不免摸了摸下巴。 “老六说的,似乎是个好办法。” 秦风说的并不详细。 但秦标对于政务极度擅长。 自然能分辨秦风所说的内阁,的确可以减轻劳累过度的问题。 甚至哪怕不设宰相,也没有任何问题。 最为关键的。 是内阁里的一群人,分走了原本属于宰相的权利。 有什么事商量着来,也的确能够查缺补漏。 “此时左相刚立,也不适再搞内阁。” “等迁都事后,再在新都宫内修建一座文渊阁,当做内阁使用。” “老六此事,尚且不要与他人多说,以免出现骚动。” 秦标不免嘱托。 “臣弟明白。” 秦风本就是随口一说。 实际上,秦风还有更好的办法。 然而觉得步子对大庆朝廷而言,步子迈得有些太大。 还是辽地用着好。 辽地秦风的权势最高的。 可在秦风之下。 拥有最高决策权的一批人,并不在辽王府内。 而是城内各个行业内的顶级人才。 ……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