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只不过分享给的不是士大夫,而是自己的儿子。 “一万人够吗?”秦风有点担忧太子的安全。 “其中有五百辽兵。”秦标补充道。 “那够了。” 秦风瞬间就放心了。 这次辽人送到京都为官的并不多。 没想到秦标直接要走了五百。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。 有这五百辽兵在,就算路上真出了啥事儿,也能护着太子跑了。 当然。 一万侍卫随行,基本不会出啥问题。 毕竟还有地方卫所兵,若是急需,太子也是能调动的。 只要不是整个行省都判了。 基本就不会有什么安全上的风险。 “胡庸三日前到了京都,如今已为左相,处理事务比汪相快很多,很好用。” 太子如此评价着。 “只是胡相似乎有些不开心,可能也发现宰相的权力,已不如往日那般大了。” 太子一边喝着茶,一边跟秦风说着朝廷内的事儿。 似乎这些朝堂政务。 就是秦标的爱好。 若是聊其他的,秦标可能不擅长。 可若聊朝堂政务,可是秦标的最爱。 当然。 太子跟亲弟弟,也可以督促学习的。 只是如今秦标觉得没什么好让秦风学的。 也就儒家经典可以学学。 但又怕这些经典,会慢慢磨灭掉秦风的灵性。 总之。 秦标总算是不督促秦风学习了。 但在政务上,秦标总会不时的指点。 “以往当宰相,仪式中要受皇帝拜,将国之大事托付。” “这也就是俗称的登台拜相。” “只是父皇除了拜了李相外,剩下的宰相都不曾拜过。” 秦标拿着朝堂上的事儿,跟秦风这解闷子。 而且秦风看大哥的表情。 他是真的很享受说这些东西。 这些。 也都是大哥最为擅长的。 “李相是独相,权柄仅在父皇跟大哥之下,可如今朝廷已分为左右相,权势自自不如以往。” “胡庸想高升想的快疯了,如今终于坐到梦寐以求的相位,可能是觉得终究差了点。” 秦风对胡庸,还是有所了解的。 这就是一官迷。 “老六能有这般见识,着实不错。” “只是父皇与我,还是觉得如今的相权有些大。” 秦标直接透了底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