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是国内第一次提到了关键词“游戏出海”。 顿时国内大大小小的媒体争相报道这一盛举。 2008年国内的经济虽然有长足的进步,但是民族自信心还不强,社会上一堆公知成天外国多好福利多高。 外国的空气都是香甜的。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提《读者》、《意林》、《知音》、《青年文摘》四大名著了。 在他们的笔下德国下水道如何如何牛逼,日本工匠精神是如何如何牛逼。 结果证明一个是假的,另外一个则是造假。 全国人民的情绪需要一个宣泄口。 而“偷菜”国外爆火正好成为了这个宣泄口。 “妈的,国内那些游戏大厂成天就知道引进国外游戏,自己做的游戏就知道圈钱,你看看人家陈平江挣钱挣到国外去了。” “腾讯、盛大、九城骂骂咧咧的退出了群聊。” “国内游戏公司:看到他挣钱比我亏钱还难受。” “陈总牛逼,国人之光,以前那些喷子出来一战啊。不是说垃圾游戏狗都不玩吗?原来在你眼里全世界都是狗?” “就冲这一条,老子一辈子都是陈粉、人人粉。” “老公好棒棒!” “……” 国内网民集体高潮了。 各大SNS、BBS、贴吧全部充斥着针对此事的讨论。 有讨论热度的地方一定少不了媒体。 没过几天,大量媒体开始从国外互联网搬运国外玩家针对《虚拟农场》的热评。 特别简单的创意,还别说,效果特别好。 国内就爱看这个! 一群人看着国外网友针对《虚拟农场》的好评看的吃不下饭了都。 “为了收割庄稼,我每天定了闹钟……” “伙计,你这不算什么,我昨天还看到有人把笔记本电脑带进酒吧,以便及时摘草莓。” “CNN评论:为什么看来并不算有趣的《虚拟农场》能如此受欢迎?” “来自爱尔兰的爱——这款游戏棒极了,为了收菜我甚至耽误了和女朋友的约会。” “……” 而这一切在某官媒点名表扬之中达到了顶峰。 “《国产游戏靠什么走俏海外》!” “《虚拟农场》海外上线一个月就登顶facebook社交游戏排行榜第一位,全球在线玩家已经突破一千万,这说明国产游戏获得了越来越多海外用户的认可与喜爱。” “游戏的文化感染力背后是研发端的不断创新,中国游戏厂商不仅要对海外市场进行深入研究、及时洞察目标群体偏好变化,更要从产品研发之初就做好立足全球的准备,以稳定的产品品质积累忠实用户,迈向从单一爆款升级成全球IP的征程。” 网民的狂欢媒体的称赞让陈平江都感觉有些懵逼,他或许想到了此事可能在国内互联网会有些影响,但真的没想到影响这么大。 眼见陈平江不声不响的又干了一件大事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