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七十一章 百米跑道无敌的林间-《大梦仙觉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行吧。”罗伯特也没有意见。

    接着三人来到了跑到上面,请来围观学生当做裁判,还有五班的体育老师做公证人。

    虽然只是高中生的短跑,但是这一条跑道上汇集了黄白黑三个肤色,自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。

    还有三位体育特长生似乎也想参与到这次比赛之中,一起在跑道**蹲了下来。

    随着起跑点的同学一声口号,六道人影如同离弦之箭射出,林间起步最快,并且一直占据优势。

    同样占了起步优势的还有另一位体育特长生,他的身高比林间稍微高一些,腿长更是具有天然优势。

    但却依旧没有赶上林间。

    在体育老师眼中,林间的髋关节完全能够展开,并且活动比其他同学更快更灵活,这也是他跑得更快的原因之一。

    其次林间的身体协调性更好,其他同学在跑步的时候,多少还会克制着速度,以免被惯性摔倒,但是林间没有这种顾忌,他可以保证自己的身体在急速前进的同时,能够保持绝对的平稳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身高不够,体育老师甚至想让林间试试跨栏。

    至于两位外国同学,本身并非体育特长,仅是有着身高优势,连跑步姿势都不标准,别说追上林间,就连其他体育特长生都甩开了他们。

    林间起步快,爆发强,身体平衡性好,占据了绝对优势,在别的同学已经到达速度峰值的时候,他还在继续加速,仿佛没有底线一般。

    一旦跑起来的时候,林间也觉得自己这具身躯没有最快,只有更快。

    因为在梦里,他的速度远超音速,现实之中即便在别的同学眼里飞快的速度,在他感觉里还是太慢了。

    他可以更快,也需要更快,身体对于灵魂,只是一种束缚,一种拖累。

    他完全可以快到将这具身体撕裂,然后挣脱枷锁的灵魂,在一瞬间冲过终点线。

    感觉到自己速度太慢的林间,甚至有多余的想法去看周围的人的表情,每一个人都是一掠而过,但每一张面孔他都看得清清楚楚,听得到他们在喊加油声音的音调区别。

    直到冲破终点,他都感觉到自己似乎还能加速。

    但身体已经自发减慢了速度,慢慢停了下来。

    凉风散去,浑身就像是烧红的铁块从冷水里出来时候一般,快速冷却下来,甚至林间能够看到自己身上飘出的淡淡雾气。

    十一秒零三,突破了他自己的最高成绩。

    再快一点点,就能跑进十一秒内。

    如今能够超越林间这个成绩的,恐怕整个长海市只有林煌,也不知道他在明源中学怎么样?

    当初颜菁老师还想让林煌去体校,林煌没有答应,如果他放弃锻炼跑步,现在估计不如林间吧?

    连体育特长生都不得不对林间的速度心服口服,那两个外国学生,包揽了倒数两位。

    即便有身高优势,专业与非专业之间还是有道跨不过去的鸿沟存在。

    专业与天才之间又有一道鸿沟。

    林间便属于天才。

    当然不是他天生跑得快,而是鹊仙村水质和土质都很好,种出来的食物也绝对健康,林间因为小时候的事情,身体方面家里十分关心,后来家里宽裕之后,便经常给他买补品,虽然林间的个子没有补上来,但体质绝对上佳,加上林间本身又有着“只要我跑得快,家长的鞭子就追不上我”这种理念,跑起来停都停不下,于是乎才有了现在的速度。

    本来反应慢是他的短处,但是这个短处在梦境训练之中被弥补,现在已经成为了他的特长,成绩自然水涨船高。

    三位体育特长生轮番上前与林间拥抱祝贺。

    这个成绩以及打破了学校记录了,只要林间保持这个水平,明湖中学的赛场记录上,绝对会有林间的影子留下。

    这是他们体育生的骄傲,虽然林间不是体育特长生,但这是明湖中学的体育成绩,只要有这个成绩,就算是明湖中学在体育教育上有了成果,学校自然会更加关注这方面的事情,对体育生的照顾也会加大,整体来说,是所有体育特长生群体都会受益的好事。

    与他们拥抱过后,林间朝着两位外国同学伸出了手。

    两人虽然不情愿,但林间作为胜者,都摆出了这样平易近人的姿态,他们也不好意思抗拒,只能上前来与林间简单拥抱。

    “既然两位已经答应了请赢了的同学喝水,咱们这就过去旁边休息怎么样?”林间提议道。

    要两人连所有参赛的体育生的水一起买,这样他们也许可以趁此机会与其他同学有些正常来往,不至于继续被孤立。

    能够与周围同学正常交往之后,想必两人也不会继续保持着对爱琳和林间的敌意了,这种解决方法,远比强行拔除他们的恶念要好得多。

    “你们还有赌约?”其余三位体育生问道。

    林间点头:“对啊,这两位同学其实挺好说话的,只是中文不怎么好,我也是在爱琳同学的帮助下,才跟他们聊了两句,发觉他们其实挺不错的。”

    由爱琳打开话题,两人果不其然被吸引。

    “爱琳,说过我们好话?”罗伯特问道。

    林间摇头:“你们如果是个好同学,我想谁也不会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,谁都希望能够与两位远道而来的外国同学成为朋友,这是我们的荣幸,也是你们的。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