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八章 激辩-《大唐预言家》
第(2/3)页
“既然董博士知道此话,那就更应该知道小王子、小县主年纪尚幼,很多思维仍未形成,所以更需要因材施教。”
董文舒反驳道:“因材施教,在下并不反对,但《荀子》书中,已有九九口诀,书曰,九九八十一起,二二如四止,既然先贤已有定论,我等取用便是,李博士又要走弯路呢?”
李淳风微微一笑:“道理很简单,我想要小王子、小县主不仅知其然,还要知其所以然,子曰: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矣,只知死读书,又怎能真的读懂其中的奥妙呢?”
“哼!简直就是强词夺理!”
“我强词夺理?”李淳风笑道,“那好,在下有一题,想请教一下董博士。”
“哼!”董文舒冷哼一声,显然有些不把李淳风放在眼里。
李淳风道:“董博士身为文学博士,想必一定熟读《论语》吧?”
“六岁某便可倒背如流!”
“那好,在下就请教董博士一个论语中的题目。”李淳风笑道,“孔子门生三千,请问最得意的弟子有几人?”
董文舒嗤之以鼻,道:“孔子得意门生七十有二,又称孔门七十二贤,”说罢,董文舒望了李淳风一眼,补充道,“像此等题目,老夫我五岁之前就已经不再回答了。”
李淳风倒也不恼:“那请问,这七十二贤中,有多少成年人,又有多少童年人呢?”
“什么?”李淳风的问题,让董文舒那不屑的表情僵硬在脸上,“多少成年人?多少童年人?”
“董博士,请回答。”
“你这个问题,简直就是旁门左道,论语中何曾提及?你明明就是在误导视听。”
李淳风诵道:“书曰:莫春者,春服既成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风乎舞雩,咏而归。这一话,董博士应该知道吧?”
“那又如何?”
“冠者五六人,五六得三十,就是说成年人有三十人,童子六七人,六七得四十二,童子有四十二人,三十加四十二不多不少正好是七十二人!”李淳风掷地有声。
“胡言乱语!胡言乱语!”董博士气的小山羊胡子翘起,“此话,怎能如此解释!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