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章 讲风云故事-《全真师叔祖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刘无时不解,一只活大雁最多也就三百文,为何两只死掉的大雁反而更贵了?

    猎户听了,一脸自豪地解释道:“老丈有所不知,我那两只大雁可是义雁!今日我于后山捕获了两只大雁,不小心死掉了一只,另一只被它脱网而去,谁知非但没有跑,还一头撞死在了地上!碰巧被那位大老爷看到了,然后二两银子买下了我这两只大雁!”

    刘无时听完这个故事会,怎么觉得这个场景好像在哪里见过。对了,原著中郭靖的两只大雁不就是这样吗!

    道谢之后,沿着猎户指的方向寻了过去。找到所指之地后,只见一位不惑之年的儒雅之人,安排着一群仆人将两只大雁和葬一处,然后独自面对着一块大石头出神。

    过了一会儿刘无时上前询问道:“先生为何沉思?”

    元好问扭过头来后见路边走过来一老翁,虽然身着粗布旧衣,但气势不凡,因此不敢轻慢。整理了一下情绪开口说道:“元某闻大雁殉情之事,感慨甚多,故得一诗。”

    刘无时听后,有些好奇,便开口说道:“先生有何大作,尽可说来,老朽愿为先生代劳,将此作刻于石上,以供后世观仰。”

    元好问虽然不知道老丈用何办法,将字刻于石头之上,但人家既然说了肯定有办法,于是点头微笑后,闭上眼睛,回忆起刚才所作之路之句。

    “乙丑岁赴试……《雁丘词》……问世间,情为何物,直教生死相许?

    天南地北双飞客,老翅几回寒暑。

    欢乐趣,离别苦,就中更有痴儿女。

    君应有语:

    渺万里层云,千山暮雪,只影向谁去?

    横汾路,寂寞当年箫鼓,荒烟依旧平楚。

    招魂楚些何嗟及,山鬼暗啼风雨。

    天也妒,未信与,莺儿燕子俱黄土。

    千秋万古,为留待骚人,狂歌痛饮,来访雁丘处!”

    在众人一脸不可思议的目光下,刘无时以指为笔,将六脉神剑运于指尖,在大石头上记录下了这首流芳百世的摸鱼儿。

    写完之后便轮到刘无时自己惊讶了,这不是他那个宝贝徒弟,后世整日念叨的那首词嘛!感情出自于这里啊。

    刘无时告别了一再挽留的元大人后,往江州城走去。快到江州城的时候,发现一路上武林中人多了起来,还都是成群结队的在一起,好像讨论着些什么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