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二十五章 宫墙埋异宝-《九鼎风云志》
第(2/3)页
甚起眼的小盆,是一件神异之物。
而他所见过的神异之物,只有那两尊不似凡间之物的禹鼎!
其一蛰伏明渠之下,孕养了产生智识的通灵金丹,其二深藏地宫之中,貌如金球,能食金铁,最终这两尊禹鼎已全数落入当今天子手中。
这奇异的石盆,不会……又是一尊禹鼎吧!?
杨熙都被自己这异想天开的想法给吓坏了。
前两尊禹鼎,都是先生费尽千辛万苦才找到下落,才抢夺到手的,自己怎么可能在这破旧行宫之中,随便逛逛就遇到那等神物?
这种怪力乱神之事,杨熙往往都喜欢询问先生,而若虚先生则总是给他答疑解惑。
如今先生不在身边,杨熙只能学着自己找答案。
其实,他如今身边就有一名有道方士,他也动过念头,想要向任文公请教。但是他转念一想,若这东西真的便是禹鼎,兹事体大,却不可随意透露给其他人。
他左思右想,越想越觉得此物便是又一尊禹鼎,但如果这是禹鼎,那么这尊鼎又有什么用途?
将人的面目映为各种动物,那可能这便是最没用的神异之物了吧。
他哭笑不得,最后决定将那石盆埋在庭院角落之处。
若这东西真是九鼎神物,就这么随便扔着也太暴殄天物,如果被官家知晓,少不得还会给县主刘钦一家带来祸患。
当然以杨熙的脾性,肯定也不会将此神物据为己有。
所以他终于决定,将这小盆埋藏起来,免得带来祸端。
他将石盆埋在行宫的墙角之下,为了记得位置,杨熙随手拈起一颗麦粒,就种在了那埋起来的石盆之上。
做完之后,杨熙便回到院里,走入堂屋,去看视重伤在床的小乙。
走入堂中,杨熙发现任文公正在替小乙诊视伤情。
虽然任文公医术并不甚高,但身为方士,却是精通气脉流注之术,有暇便来帮助小乙导引真气。小乙是习武有成之人,导引真气流转全身,对伤处恢复大有裨益,甚至大于药石之功,不几日间,竟能艰难坐起,饮食渐渐恢复。
能吃能喝,说明身体已经开始好起来了。
这几日小乙一见杨熙,便劝他赶紧返回长安,杨熙当然不愿丢下他去,所以这两天都不太想来小乙的房间了。
果然,小乙一见杨熙前来,便又劝他回长安去。杨熙听了此话,只是默然不语。
任文公帮小乙梳理完气脉,心中惊叹这少年的经络宽宏,真气运使如臂使指。只要假以时日,这少年毫无疑问将能成为武艺一道的宗师高手。
看着两人默然不语,任文公忽然道:“你二人是去是留,我无意干涉。但我是马上要拜别刘县主,回蜀中去了。若延嗣公子也要离开,我倒是可以送你一程。”
小乙一听,不由得大喜过望,连声催促杨熙一并离去。虽然那蝠千里不知逃去了哪里,但始终是个威胁。杨熙一个人离开,只怕会再被那阴魂不散的老怪物盯上。
这任文公武艺术法皆是高明之极,若能护送杨熙一程,实在是再好不过,甚至可以说,过了这个村,便没有这个店了也不为过。
杨熙颇为不愿,只是问道:“任先生为何去得这般紧急?”
任文公叹息道:“不瞒二位,我本来早该回蜀中去的,只是欠了王巨君一个人情,才不得不到此处来。如今我终于明白了,原来王巨君让我来此,便是要让我帮你等度过难关的。”
杨熙和小乙齐齐相顾骇然,难道王巨君早已预料到了济阳县城当中即将发生的事?!
难道他真的是未卜先知的圣人不成?
默然良久,小乙突然诚恳道:“杨兄,你若要回返长安,此刻便是最好时机。那蝠千里伤重逃遁,暂时顾不上来寻你晦气,若是等他恢复,说不得又要前来害你。若你已经离开,他多半便不会再关注此处,县主等人也不必再受到牵连。等我伤势痊愈,我必立即动身,返回长安找你...
.”
小乙还没说完,杨熙突然打断他道:“小乙,这些话是谁教你说的?”
他对小乙再了解不过,小乙心思纯善但是想法也简单,绝对说不出这等思谋远虑的话语。
小乙赧然,低声道:“我方才向任先生请教的。”
杨熙猛然抬头看向任文公,任文公却与之含笑对视,一言不发。
杨熙在对视中败下阵来,终于转开目光。任文公教了小乙这番说辞,其意也是好意,但总让他有种不舒服的感觉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