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五章 赤帝临下土-《九鼎风云志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小沁虽然也已下定决心,要从此离开中原,但毕竟心中记挂杨熙的安危,不然也不会屡次犯险帮助杨熙解围。

    杨熙和小乙都以为她出手杀死那造船的福老儿,只是为了报仇,可没人知道,那个时候蝠千里被若虚先生吓退,满心愤怒无处发泄,直欲杀入彭蠡湖上的白沙寨,将那一寨水匪杀了泄愤!

    小沁几人虽然落入白沙寨手中,但之所以能够逃出生天,也亏得那小兔子和头领奚勇舍命相助。

    有仇必报,有恩必报是小沁的信条,为了帮那白沙寨躲过灭顶之灾,小沁才悍然刺杀那名蝠千里的蝠奴,只为吸引蝠千里的注意力,引他来追杀自己!

    若不是王巨君与张逸云恰好到来,将那蝠千里惊走,便有三个小沁,也早已遭了毒手。

    杨熙见到小沁没有直接拒绝同行,心中才略略放松。他空有满腹才学,却不知如何说服这个满心仇恨的少女回心转意。

    说到底,究竟是放下仇恨还是报仇雪恨,都是每个人各自的选择。

    但他总觉得,儿时那个天真可爱的少女,那个池家的大小姐,不该就这样一辈子都沉溺于几乎无法化解的仇怨之中。

    只要能…只要能够同行,毕竟还有机会!

    小乙则是满心的欢喜,他最是不愿看到亲人反目,能够有转圜的余地,自是再好不过,至于将来如何,他是没那个余力去想的。

    于是他连忙去清理这间荒屋,让两人自去歇宿。

    从此之后,三人便夜住晓行,只捡那僻静小路行走,不仅为了躲避不知在何方的蝠千里的追随,也为避免官军盘查。亏得杨熙心中自有那山川地理图形,又能明辨方位,才能一路畅行,甚至比走那驿路大道还要快些。

    小乙不知杨熙为何竟忽然知晓了这许多道路,但他脾性单纯,也没有觉得太过惊讶,只道是来时杨熙寒症缠身,不能指引道路,哪里知道此时的杨熙,所知道路都是“万藏”所载,乃是无数古人智慧的结晶,且不拘于一本图册书籍,皆在心中互相印证,这才选出了回归长安方向的捷径。

    一路走来,杨熙几番想要说服小沁,让她放弃出关的念头,但小沁却沉默寡言,一言不发,仿佛完全听不见杨熙在说什么,实在逼急了便欲抽身而走,杨熙这才再也不敢提起那个话头。

    所幸不知为何,三人一路无惊无险,那蝠千里便似消失了一般,再也没有现出行迹。来到南阳郡时,天降大雪,行路痕迹更难追踪,三人便在南阳购买马匹,冒着风雪继续一路北行至汝州城外。

    从此处继续向北,跨过黄河,途经长治、太原,便能一路直出雁门关外,踏上北匈奴的土地。

    若是转而向西,便可直入宜阳、洛宁,经灵宝而直入三辅,回归长安辖境。

    时为腊月,大雪方歇。

    三人立在汝州城外,看着盖成一片雪白的苍茫大地,看着那暮色如沉纱慢慢降下,均知这场历时数月的长旅已是走到尽头,到了不得不分别之处。

    杨熙看着小沁默不作声地收拾行囊,终于登上马背,突然颤抖着开口,叫了一声:“淑儿....”

    小沁没有回答,但双目终于还是泛起了一丝微红。

    她策马前行几步,忽然回头道:“回了长安,记得好好照顾尹墨,她...她是真的喜欢你!”

    杨熙愕然,心中万千言语不知如何出口,只是眼睁睁地看着小沁猛地一甩马鞭,低喝一声“驾!”便就此冲进茫茫的夜色之中。

    杨熙心中似被炭火堵住,直欲仰天长啸,但抬头之时,却发现茫茫天幕之中,紫薇垣内一枚亮星闪烁三轮,其下一道赤光迸射,如一条丝线直向东北方向垂下,眨眼之间便在天际忽焉不见。

    小乙见杨熙忽然仰面呆愣,也跟着抬头望去,却什么都没有看见。

    杨熙双目之中闪过异样的神采,口中不觉呢喃有声道:“这是....赤帝!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