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秦风知晓父皇对朝廷百官的清理。 也知道清理这些官员,有着一堆的缘由。 就比如这南北榜。 按理说北方学子再差,也该录取一些。 科举取士是取了。 取的全是南方的士子。 在京都的北方士子,不炸窝了才怪。 谁都怀疑有暗箱操作。 不要说北方士子说朝廷科举的主考官,有暗箱操作了。 就连秦风也如此觉得。 北方学子再差,也差不到这种地步。 可秦风对此也清楚。 “如此情况,也是多方面造成的。” “北方的教育程度,本就较低,没有南方那般的文教兴盛。” “原本山东之地,还算可以,可建朝后山东大灾,去年山东又有了倭患。” “这就让山东的士子,也没有多少科举的心思了。” “而后,便是出考题之人,多是南方人,出的题目,也大多都是南方学子学过,北方学子没学过的。” “不用太多,只要略微几道题目,有所区别,便能让南北学子拉开极大的距离。” 秦风相对比较了解。 主要是红鸾跟他说过。 辽地在朝廷当官的。 也有一批。 关于朝廷上下的消息,自然瞒不住秦风。 而值得庆幸的是。 这波朝廷官员的大清洗。 没有清晰到辽地官员的头上。 主要是辽地官员的地位,还尚且处于很低的阶段。 另外就是辽地官员除了普遍脾气大,遇事儿谁也不管硬往上顶之外。 私德方面,没有太大的问题。 至少辽人目前还是有精神追求的。 也不在意那些贪污。 故而辽地官员在朝廷内,这波大清洗之后,反而成为了一股清流。 以往朝堂内,还有旧派与新派之说。 待父皇清洗完之后。 以辽地官员为主的新派,毫无疑问就起来了。 当然。 目前辽人,大多处于大哥的名下。 “父皇清洗了这么多人,也算方便给大哥到地方,方便大哥安插人手。” 两人谈话很散乱。 但彼此都能懂得其中的意思。 朝廷这波动荡,得持续一段时间。 也是大庆内部矛盾,在这一年内,被集中爆发了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