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庆皇不免感慨。 “在大庆,那些灾民饭都难吃饱,可到了辽地后却都成了栋梁。” “老六的武功,你们学不来,可这治理的本事,都可学学。” 秦标脸带笑容。 辽地的诸多人才,都已反流回了大庆,已经逐渐成为一股清流势力。 只是相比于其他官员,辽人更擅长去做,不擅长去说。 许多功劳不免被无形中夺走。 只是百姓得了实处,辽人并不在意。 相比官位大小,辽人更在意的是实权。 这些,秦标自然也都清楚。 太子也在等合适的机会,将这群辽人官员,都往上提一提。 比如迁都后。 至少可以安插进五分之一辽人。 并非不是太子不想安插更多的辽人,而是为了天下均衡,每个地方安插的人数,都是有上限的。 跟父皇打天下的淮南以及浙东,已被压缩到了五分之二。 太子要重塑官场上的权利构造。 只为了能更加均衡。 秦樉听此,露出憨厚的笑容。 “儿臣也想学学大哥,寻觅些辽地人才去了秦地为官。” 还有句话秦樉没说。 相比朝廷派去秦地的官。 用这些辽地去的官,秦樉更加放心。 而且辽人的职位,基本离秦樉不远,加上辽人的武力不弱,能给秦樉带来许多安全感。 辽人懂感恩。 他带领秦兵风雨兼程的赶往辽地,虽说最终只看老六带着辽人秀了一波,为此还让许多人都如同中邪了似的。 但终究还是赢来了辽人的善意。 这让秦樉觉得,好处无穷。 秦风脸上也带着笑容。 “那些人才放走,我也舍不得。” 那都是真正危难时期过来的精锐。 能力自然超强。 只是相比辽地的安稳,如今最为关键的,是与大庆之间的关系。 辽地的情况,游离在大庆规则之外,若不派辽人在大庆内,让大庆与辽地在许多地方同步。 那么未来迟早会出大问题。 一旦产生矛盾,问题便会逐渐加深。 秦风不想出现与大庆朝堂刀兵相向的局面。 屠杀异族无妨。 可屠杀本族大好儿郎,这需要莫大的勇气。 唯有秦风清楚。 辽地的火器,究竟强到了什么地步。 时代的变化太快,根本不会给人反应的机会。 烟花绽放的越来越多。 皇宫内也越发喜庆。 父子几人随意闲聊着,谈天说地,气氛极度轻松。 燃放过烟花后。 倒是与庆皇打起了麻将。 大庆过年有守岁的习俗,一晚上都不睡觉,直到天亮。 只是到了后半夜,无论庆皇还是太子,都有些迷瞪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