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嚯…… 这字写的真不错,格式也很好,标标准准的八股文样式。 由于庆皇出身贫农。 这些奏疏的内容,也通俗易懂,没有写的过于执拗。 “论迁都开封书。” 秦风见此,微微一惊。 竟是关于迁都开封的奏疏。 仔细看去,大庆国都迁往开封,基本有几点。 开封城一为前朝都城,处于中原腹地,四通八达,贸易最为兴盛。 二则开封处于黄河南,与长江南的京都极度相似。 三则是迁都开封,利于治理黄河,京都所在,周边必定安宁,黄河治理好了,无水患流民,天下必然安稳。 四则是开封与京都最近,迁起来最为容易。 五则是开封及周边百姓,皆望天子驾临,定都开封,可解南强北弱的问题。 秦风看了看写奏疏的名字。 不认识的。 但字里行间可以看出,这应该是个开封的官员。 至于下方。 则有着丞相府的批注。 开封难为都。 中原久经战火,开封早已断壁残垣,修建皇宫难度巨大。 其次开封四周皆为平原,无险可守。 再则开封周边之民,被蛮夷欺压奴役最甚,已失心气。 后面的署名,秦风倒认识了。 汪大洋。 汪相么这不是。 秦风毫不犹豫在后面写下。 同上,开封不可为都。 后面则留下了秦风的名字。 只是。 秦风批注用的,竟然是红笔朱砂。 也就跟庆皇与太子,基本一个待遇。 红笔一落,基本已经断定这本奏折的去留。 秦风觉得。 庆皇与太子,放心让秦风批红的。 应该都不是什么太重要的。 事实也确实如此。 一连看了十几本,秦风给的批红也很简单。 “这每本奏疏的下面,都有汪相的意见。” “都很在理。” “专业的事儿,就该交给专业的人做。” 秦风批红也越发简单。 同上。 同上。 同上。 …… 不得不说。 秦风同上这两个字,写的越发好看。 只不过在这批奏疏中,秦风也发现了许多问题。 关于迁都的奏疏,占的比例很大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