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出示了腰牌,进了东宫。 咋说呢。 同样的朱红色宫墙,同样的金瓦飞檐。 但就是一股文人气息扑面而来。 梅兰竹菊,文人雅称为四君子,大哥种了个遍。 特别是东宫内的竹林,景致很好,烈日下躲在竹林中,也带来了诸多清凉。 竹林中央,有一凉亭。 此时的秦标便坐在凉亭内喝茶,一同陪同的,还有两位头戴冠巾的文士。 兄弟四人与秦标见了礼。 “快坐。” 凉亭内很大,石桌上还摆放着诸多水果。 秦风刚坐下,便瞧见对面两文人的目光向他投来。 好奇的目光中,又带着些许狐疑。 秦风的名,已不单单是天下无敌的军功。 还莫名奇妙的被许多士子尊奉为无双国士。 若不生在帝皇家。 单凭名望,便可为国之栋梁。 只不过秦风一直觉得。 生在帝皇家,少走许多弯路,直接到顶,岂不是更好。 当藩王。 也不影响秦风拥有威名。 秦标更是介绍。 “这位是孤的老师,最得意的门生方孝孺。” 秦风不由扫过。 方孝孺的衣衫很旧,身材消瘦,显得极有风骨。 “这位,被称之为京都才子之首,解缙。” 解缙的年纪,跟秦风差不多大,即便在秦标的面前,依旧掩盖不住身上的狂傲之意。 这江南的文人。 有时最爱的就是恃才傲物,不将天下人放在眼中,甚至就连帝皇家,这群文人也根本不在意。 也正是如此。 文人为主的士族团体。 才会对藩王们无比敌视。 就连皇帝他们都敢喷,皇帝的儿子他们又凭什么瞧得起? 哪怕是当今太子。 也是文名让解缙折服。 否则他根本不屑来此。 面对秦风,解缙眼中露出了明显的比试之心,向秦风拱手,神色轻佻。 “在下早就想拜望辽王,奈何辽王总闭门不见。” “今日有幸,敢请向辽王讨教一番。” 哪怕秦标在这。 解缙依旧不在乎。 他很年轻,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,少年时便能出口成诗,未曾成年,便已悟透儒家典籍。 在诗词经典上,解缙自信无人能超越他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