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虽说辽地北上两千里。 可能读得起书,还能跑到京都读书的士子。 大多都能出得起这盘缠。 也有武者握紧了拳头。 “我自幼习枪,在京都城也有威名,不知到了辽地,可否能再获得这等荣光?” 京都许多习武之人。 都羡慕惨了这些辽兵。 他们只是跟对了人。 便获得了他们努力半生,甚至一代两代三代人,都获得不了的荣誉。 京都的习武之人。 也不免都想去辽地试试了。 未来北伐,跟着辽王出征,必还有一次建功立业的机会! 等北胡打完了。 大庆便再无军功可拿了。 必须把握住! 只是这群武者抛家舍业,经历千般苦难,抵达辽地之后,怕是会惊恐发现。 时代变了。 他们引以为傲,日夜不停习练数十年的搏击杀敌之术,难抵辽人手里的一枚手雷。 “辽王对这些辽兵,是真的好啊。” 京都人。 没有不羡慕这些辽兵的。 在京都人看来,就是辽王将所有的功劳,都给予了这群辽兵。 才能让这些人,彻底的一飞冲天。 秦风这不为自己邀功,反而引得天下百姓更高的评价。 自然也有无数人。 想去辽地。 “辽王喜好匠人,在辽地能评选上八级匠人,地位足可凌驾于辽地官员之上。” “真的假的?” “是真的,我二叔当年只是一名铁匠学徒,随着灾民群意外流落到辽地,如今已经娶妻生子,生活的滋润安稳。” “二叔说,他才评的二级,住房不大却够,未来若能评上四级,就能光宗耀祖了。” 京都人门路多。 能在京都的人,大多都是地方大族望族的人。 而在京都的任何见闻,都会被这些人写成家书,传递到乡里之间。 到那时。 又不知有多少人。 会对辽地产生向往之心。 有老者望着辽兵的队伍,突然默默转身往回走。 “爹你不看了吗?” 老者摇了摇头。 “家里祖传的打铁铺子,从今往后就是你的了。” “爹?” ……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