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听到赵牧的安排,那些众人都有些担忧。 让戏子演戏,这并不是什么难事。 可让那些读书人写戏本子? 这可就有些难度了。 哪怕如今天下大乱,科举之路几近中断。 可所有人的思想,却依旧停留在过去那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想法之中。 写戏本子? 这对于那些自命清高的读书人而言,就跟下九流的东西差不多。 他们怎么可能,屈尊去写一些不知所谓的戏本子? 听到众人的担忧,赵牧并没有当回事。 “无妨,我们要找的本就不是那些多么厉害的读书人。” 赵牧环顾一圈,笑着解释道:“虽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,但也不是所有读书人都能出人头地的,到了二三十岁连秀才都考不上的人不照样比比皆是?” “只有成为秀才,方能免除一定的田税,也会有人来投献土地,因此我们也没必要死盯着那些秀才或者举人,只需要找几个童生便可。” “而且我们要的戏本子也不需要多么高深,只需要通俗易懂,越容易让人理解便可。” 听着赵牧的话,众人纷纷松了口气。 既然不是找那些厉害的读书人,那倒是也没什么问题。 就算所有的读书人都心高气傲,可总有那么一些过的并不如意的人。 何况现在的朝堂大家也都明白怎么回事,就连秋闱和春闱都能作假,何况那些县试和府试? 有些厉害的读书人,未必就能取得相应的成绩。 当然,这其中也不是说朝堂和那些世家暗箱操作的太厉害或者太明显。 就拿每次春闱来说,基本上能够考中进士的绝大部分都是那些世家或者官宦子弟。 只有极少的一小部分人,才是那些寒门子弟。 除了那些朝堂暗箱操作的缘故,主要还是因为那些寒门子弟的教育资源不行。 古代的书本是没有标点符号的,有时候一句话因为断句的不同,表达的意思也会差之千里。 没有老师领着读,光靠一个人的理解其实是很难真正理解书中的意思的。 而且,那些世家之所以厉害,靠的不仅仅只是土地兼并。 他们更厉害的地方,在于知识的垄断! 为什么寒门难出贵子? 除了缺少老师,他们还缺少许多书籍。 第(1/3)页